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1 14:29:23
主持人:還有關于智力發(fā)展方面的問題,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可能1到2歲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可能很分散,他可能在一個忙碌的環(huán)境下自己很專注,但是往往保持不了一個很長的專注力。
夏弘禹:這是很正常的,比如8個月到1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玩具或者新鮮的東西的注意力維持3、5分鐘是正常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去體驗非常多的物體,對物體充滿了興趣,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寶寶在7個月以前,媽媽抱著吃飯沒問題,一到8、9個月他看到什么都會抓,這就是寶寶對物體開始有非常大的興趣。
我們稱這個階段為因果相關性,就是孩子在這個階段要了解身體跟物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所以什么東西都要去碰、去抓、去摸。所以這個階段家長第一件事,就是要確保孩子的安全,任何能夠傷害到孩子的東西盡量不要拿到,剪刀、針、刀子都不能放在桌上。這個階段孩子會對什么感興趣,會想玩電話,會把紙巾一張一張拿出來,他看到紙會撕,看到什么東西都會去碰、去摸,這是正常的,所以盡量讓孩子去體驗這些東西。在體驗這些東西的過程中,家長最重要的是告訴他,這個物體跟他有什么相關性,杯子是用來稱水喝的,紙是用來寫的不是用來撕的,盤子是用來放菜的,告訴他所有東西。當然也可以做給他看,同樣也可以用口述、用語言,雖然他不懂,但是可以通過你的語言、動作慢慢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會,要多重復。
主持人:該不該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他的專注力呢,既然您剛才說是一個正常的發(fā)展過程,是不是要讓他有專注力要讓他專心做一個事情是跟他相悖離的呢?
夏弘禹:幫助孩子的專注力有兩個做法,第一,家長親自參與,陪著孩子,第二,用鼓勵的方式維持孩子對游戲或者物體的興趣。比如,當孩子第一次拍手的時候,周邊的大人都用笑聲、鼓勵鼓掌,孩子會很開心,因為他得到鼓勵的時候還想做給別人看。家長的參與、家長的鼓勵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等于3歲前要建立內(nèi)在的邏輯思維的能力。
夏弘禹:孩子從出生那天到2歲半、3歲以前會對三種東西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一個是人,一個是物,一個是事,他開始了解到這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慢慢懂得的人越來越多,慢慢懂得人的角色,不同的人跟他之間怎么互動,這個跟社交有關。第二個,物體。8到16個月孩子對物體非常感興趣,他想要知道物體跟他有什么關系,這些物體怎么用,如何互動。第三個,事。洗澡、吃飯、睡覺都是事情。到了2歲半、3歲之后他把人、物、事的邏輯建立起來了。爸爸這個人每天早上帶著公事包這個物體去做上班這件事情,所以他知道這個公事包是跟爸爸邏輯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邏輯就開始產(chǎn)生了。
怎么建立邏輯呢?通過故事書,為什么3歲的女孩子沒有人喜歡穿黑色,因為只有巫婆才會穿黑色,所以他們會穿白色、紅色、粉色紅,為什么?因為故事書里面的公主會穿這樣的衣服,故事會讓孩子去建立邏。為什么希望孩子2歲就開始讀故事,因為故事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幫他建立對人、物、事的邏輯。3歲以后,這個邏輯感慢慢增強,孩子再進入幼兒園,開始獨立學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