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30 21:44:23
在學習貫徹《綱要》、《課程指南》精神,深化二期課改,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我園教師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和新教材的使用,專業(yè)化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下面談談教師在組織各類活動中的具體行為與表現:
。ㄒ唬┰谏罨顒又凶⒅厝粘pB(yǎng)成
教師普遍能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條件與環(huán)境,立足于幼兒自理能力和文明習慣的培養(yǎng),重視在培養(yǎng)過程中讓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重視在集體生活中幫助幼兒提升適應共同生活的能力。生活活動主要是一種養(yǎng)成性的教育,幼兒的能力和習慣的形成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因此教師們都能注重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具體明了的日常指導與練習。感覺還存在不足的是教師已經意識到要對幼兒進行共同生活中交往、禮儀、規(guī)則、環(huán)保、安全等方面的認識與培養(yǎng),比如:大班組織幼兒集體做客、中班“三八”節(jié)走進社區(qū)送花、園內的大型安全宣傳畫展“遠離危險------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等等,雖然教師們已經認真地開始做這方面的工作,但是開展得比較瑣碎、零星,有序性不夠。
。ǘ┰谶\動中尊重幼兒興趣
在運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開放的活動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輔助材料和器械,讓幼兒在自由、充分地與材料、器械、場地和老師、伙伴的互動過程中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開放性的運動環(huán)境,滿足了幼兒的不同興趣,也自然地提供了混齡活動的條件;各種新穎的器械和教師們自制的美觀實用的材料,更是吸引幼兒盡情運動的潤滑劑。戶外活動的形式是寬松、愉快的,但教師們還感到把握不好的是對不同層次幼兒運動量的控制和調整。
。ㄈ┰趯W習活動中呈現多種組織形式
1、集體教學活動
教師們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整合幼兒個體習得的知識經驗,解決班級共性問題,提升經驗。教師們對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都相當的重視,從實踐交流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我們能感覺到學習了二期課改精神后,教師們的設計能力和組織能力明顯地提高了。首先,教師們在選材時都能從幼兒的興趣和熱點出發(fā);其次,在內容的組織上已經基本走出了傳統(tǒng)單科教學的模式,能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以綜合的思路設計和安排學習活動;再次,在活動中,開始重視幼兒的直接體驗,重視活動過程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能鼓勵和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探索,表達和表現。在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能力強的教師已經能將上述先進的理念落實到每日活動中,成為一種穩(wěn)定的教育行為。中等層次的教師已經具有較強的教育意識,設計活動的能力要強于組織能力,對組織活動過程中對即時生成的內容回應的策略還不夠靈活,還需在日常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少數能力偏差的教師,還是比較關注教師預設的內容,對活動過程中即時生成的內容不能給予適度的回應,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幼兒指導策略還不夠,靈活性較差。
2、小組合作學習
這是一種在中、大班開展較多的學習方式,讓幼兒探索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分工協(xié)作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初步的合作規(guī)則意識。在活動中,教師作為參與者與幼兒共同學習,支持、協(xié)助幼兒學習。這種學習形式常常作為集體教學活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但探索性主題活動是全部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呈現的。從各班探索性主題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產生的主題比較廣泛,方法更多樣,程序漸漸走出模式化,幼兒的表達表現更具創(chuàng)造性;從開展的過程來看,大班的質量要好于中班和小班。原因其一是因為大班幼兒年齡大、知識經驗豐富、合作意識強、好探索、喜創(chuàng)造、表現表達方式多樣,因此主題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原因之二是因為大班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獲得啟示,通過教師預設活動和幼兒生成活動的整合、活動形式和方法的整合、教育資源的整合使探索性主題活動開展得更為成熟,真正地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
3、個別化學習
個別化學習在我園主要以學習性區(qū)角活動的形式呈現,讓幼兒在活動中積累個體化經驗。由教師提供有目的、豐富、不同層次和富含趣味的操作材料適應幼兒個體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認知風格。區(qū)角材料的自制是我園幾年來的風格,提供材料是開展個別化學習的前提。在活動開展中,教師普遍能關注幼兒的操作情況,能觀察、了解幼兒個體經驗水平,用不同層次的材料滿足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空間,鼓勵和支持幼兒與眾不同的探索、創(chuàng)造和表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