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1 22:33:22
每帶一個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較為特殊的孩子,他們或是個性內(nèi)向,或是特別頑皮,或是屢教卻不開竅……,他們給和諧的整體奏響了幾個不和諧的音符,我們常會稱之為“差生”,常會拒他們以“好孩子”之外。然,這就是孩子的個體差異。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曾這樣寫道: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那么,這些孩子也該是天才,也該是“好孩子”!如何挖掘他們身上蘊藏的潛力,使他們?nèi)?ldquo;好孩子”般愉快地學習呢?在幾年的實踐與探索中,我感覺到:只要我們教育者改變一下教育心態(tài),除去帶色的眼鏡,學會賞識,那么,“差生”也會成為“好孩子”。所謂的賞識,其本質(zhì)就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如何去愛。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的一些工作心得。
一、承認差異,點滴進取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存在著個體差異,這是眾所周知的,在后天的學習生活中,差異日漸明顯,或是性格,或是能力,只要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這一點,在日常的教育中承認這些差異,根據(jù)這些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使這些“差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慢慢地發(fā)展,點滴地進步。有一名叫馨怡的女小孩,性格特別倔強,也很內(nèi)向,任你好話說上一籮筐,她是金口不說一個字,最頭疼的是:每到午睡時就哭鬧不止,也不肯走到床邊。我了解她的性格后,沒有責備她,很理解似地對她說:“老師知道你不喜歡睡覺,那沒關系,坐著陪老師吧。”一天、兩天,慢慢地,她對我沒有了畏懼心理,心情也放松了。于是,我再次理解似的摸摸她的頭,友好地說:“你看,小板凳硬棒棒的,不舒服,你坐在床上陪老師,好嗎?”終于,她肯接近小床了。又是幾天,我發(fā)現(xiàn)她打瞌睡了,于是就輕輕地把她抱上床,等她醒來,我非常高興地對她說:“你睡著了,老師可高興了。”她抬起小眼,看著我,仿佛想讀懂我。第二天,我沒有直接讓她睡,只是時不時地給她以信任的眼神,鼓勵的微笑;時不時地對她說:想睡就睡。終于,頑固的小倔脾氣被我軟化了?粗t撲撲的、熟睡的小臉,我再一次感受到:“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只要有愛,再堅固的冰也會被融化。清楚地認識了差異,就該理解這些“差生”,給他們更多的愛的引導,使他們心情舒展,點點滴滴地進步。
二、允許失敗,再接再厲
失敗,每一位孩子都會有,但對于那些“差生”來說,失敗猶如家常便飯,時常會有,一次次地批評,一次次地指責,會使他們的心情越來越沮喪,失敗亦會越來越多。在大班的科學操作活動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一次的失敗后,往往是在多次的補過后還是失敗。原因何在?正是孩子心情緊張,忙中出錯。每當此時,我們不妨撇開失敗,找一找成功的地方,學一學美國自然教學法中的評價方法,試一試對他們說:“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太好了!只少數(shù)了兩個”;“太好了!只錯了九道題”。相信!一聲“太好了”,會象春雷一聲響,會給孩子一顆定心丸,會消除因失敗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壓力。然后再給他們講“除了不對的地方”,孩子就會聽得進去,容易接受。尤其對那些“差生”來說,更應該給他們以信任的目光。在美術教育中,我使用這種方法,使一批“差生”突飛猛進。丹丹第一次繪畫時,拿著筆的手不知所措,我裝作沒看見(為了不使她因被老師發(fā)現(xiàn)她的失敗而產(chǎn)生自卑感),只是向著大家,鼓勵大家直線畫不成就畫斜線、彎線,只要大膽地畫出線來,就是進步。等到丹丹開始畫了,我會走過去摸摸她的頭,贊嘆地說:“哇!你這一地方顏色涂得真鮮艷”,“哇!你畫得圓真好”。慢慢地,丹丹不再怕失敗了,下筆大膽放松了,還真畫出了一幅幅漂亮的圖畫。其實對我們成人來說也有這種切身體驗:在考試前人為因素太多,心理壓力就越大,成績也就越差。面對孩子的失敗,我們應該看到我們曾有過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在孩子學說話時承認差異——導致差異縮;在孩子學走路時允許失敗——導致不怕失敗。在學溜冰時,常會有人這樣勸告你:失敗越多,也許離成功就越近。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寬容地對待“差生”的失敗,堅信這些孩子也能行,使他們身心舒展,再接再厲。
三、抓住優(yōu)點,以點帶面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只是在成人苛刻地要求下、盲目地攀比下,“好孩子”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差生”的優(yōu)點越來越少,甚至被我們忽略或扼殺掉。放眼大自然,陽光、空氣、水、花草、樹木,共同構成了一個和諧美好的自然界,大自然不因為花不如樹實用,草不如樹高大而冷落了花草,而是抓住它們各自的優(yōu)點,讓花草把大自然裝扮得絢麗多彩。對待那些孩子,我們也該向大自然對待萬物一般,善于抓住優(yōu)點,無限夸張,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也是好孩子”的心態(tài)中覺醒。寧寧不愛說話,常孤僻地一個人玩,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搭積木非常有耐心,也肯動腦筋。于是我就抓住這一優(yōu)點無限夸張地表揚他,一次,兩次,他搭得越來越好,也逐步感受到了我對他的喜愛。慢慢地,他愿意與我交流了,也愿意教我塔積木了,對我請去向他學習的小伙伴也較熱情,教得很投入。緊閉的小嘴開口說話了,笑意也爬上了他的臉頰。在我無限夸張的贊美中,他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還能勇敢地舉手為大家表演。寧寧的變化,是因為我找到了他的優(yōu)點,肯定了他在活動中也能“行”,從而打開了他情感的閘門,使他找到了做“好孩子”的感覺,并在這種賞識中越來越好。
我曾讀到這樣一段話:孩子怕的不是打罵、訓斥、抱怨,而是賞識、幽默和感動。小時侯,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是我中學里班主任老師的賞識,感動了我,使我發(fā)奮讀書,抱著不愿辜負老師厚愛的心情,刻苦鉆研,取得了成功。我深深地感到:老師的目光象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如今,為人師表,我更想說:學會賞識我們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被人疏忽的所謂的“差生”,愛他們,幫他們找回自信,找到做“好孩子”的感覺。相信!他們也是好孩子。一個比喻說得好:孩子如夏天池塘里的荷花,開花有時遲有時早,但每一朵都是美麗的,不會因為花開得遲就抹殺了生命的美麗。千姿百態(tài)是大自然萬物生長的規(guī)律,也是我們孩子的真實寫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