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2 20:14:00
教師教育行為的改善是深化幼兒教育改革、提高教師素質(zhì)、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關鍵,也是當前幼兒教育改革亟待研究、突破的重要課題。提高教師教育行為的質(zhì)量、改變不恰當教育方式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教師要充分認識自身教育行為的特點,特別是自身行為與幼兒行為相互作用的特點。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教師才能夠知道如何采取各種具體方法、步驟,去積極、有效地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工作。
分析當前的幼兒教育實際,幼兒教師教育行為的主要不足之一就是其行為受幼兒各種特點的不良影響和控制。換句話說,在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教師并不總是施加影響者,在許多時候也常常是被影響者;而幼兒也并不總是被影響者,在許多情況下也常常發(fā)揮著影響者的作用。
在各種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必須發(fā)揮主導作用。它體現(xiàn)為教師依據(jù)《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教育計劃選擇教育教學材料、內(nèi)容和一定的教育方式,對幼兒進行科學知識和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例如,教師進行計數(shù)的教學,幼兒就知道如何數(shù)數(shù);教師講述《狼來了》的故事,幼兒就可以了解到應當誠實的道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施教者、施加影響者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幼兒則是受教育者、被影響者和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者。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僅僅是“影響者——被影響者”這樣簡單的單向作用的關系,F(xiàn)代心理與教育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就是揭示出了教師——幼兒的雙向作用關系,指明了教育教學活動作為師生交往、互動過程的本質(zhì)、特點與規(guī)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教師向幼兒施加影響的同時,幼兒也以自身的特點、行為,有意無意地、極大地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
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是教師——幼兒的互動。而在任何互動過程中,一方的行為都會影響到另一方的行為。以成人之間的交往為例:當某個人向我們提出某項要求時,如果這個人彬彬有禮、態(tài)度誠懇,我們多會樂意地接受,交往雙方都會很愉快;如果這個人不大注意方式,甚至無禮,那就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不愉快的交往局面了?梢姡覀兊娜粘P袨樵诤艽蟪潭壬蠒艿浇煌鶎ο筇攸c的影響。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它首先是一個師生人際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也常常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教師及其教育行為。
幼兒的特點首先會影響教師對幼兒行為的期望和評價,進而還會影響教師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和處理問題的具體方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自身的特點首先會影響到教師對其行為的期望和評價。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給教師看兩個孩子的照片,其中一個孩子衣著整潔,長相端正,另一個孩子外表凌亂,長相較差;同時,也給這些教師看諸如“聰明”“友好”“守紀律”等描述良好品質(zhì)的形容詞和“笨”“不友好”“不聽話”等描述不良特點的形容詞,并請教師們選擇形容詞,對兩個孩子進行評價。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教師們傾向于把衣著整潔、長相端正的孩子評價為“聰明”“守紀律”的,而把外表凌亂、長相較差的孩子評價為“不聽話”“笨”的。其次,幼兒的特點還會進一步影響教師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以及處理問題的具體方式。在另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先告訴教師哪個幼兒是守紀律的,哪個幼兒是經(jīng)常違反紀律的,然后給教師們看一段幼兒打壞活動室窗戶的錄像,請他們模擬處理。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們認為被標定為“守紀律”的幼兒是不小心,傾向于采取先心平氣和地詢問事情發(fā)生的過程,再進行教育的方式;與此相對,教師們認為“經(jīng)常違反紀律”的幼兒故意搗蛋,故傾向于采取批評、叫幼兒家長來園等方式?梢,師生交往的具體過程與教師的行為并不完全由教師自己決定,而在某一些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幼兒特點的影響和控制。
自覺地根據(jù)幼兒的各種特點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做到因材施教,這是幼兒教師應當具有的重要素質(zhì)。而不自覺地被幼兒的某些特點、行為牽著走,在某種程度上受其不良影響和控制,則是教師教育能力缺乏的突出表現(xiàn)。
幼兒的性別、年齡、生理外貌、衣著、口頭表達能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氣質(zhì)、性格特征等都會影響到教師的行為。如果教師是為了做到因材施教,而有意識地根據(jù)幼兒的性別、年齡、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特點,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教學方式,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性,體現(xiàn)了教師對自己教育行為的主動調(diào)控,這正是教師素質(zhì)十分重要的一個側(cè)面。然而,實際中大量存在的情況是教師在沒有或較少意識到幼兒特點對自己教育行為存在影響的情況下,不自覺地、自發(fā)性地因幼兒的某些特點或行為的影響而被幼兒牽著走,采取了許多消極的教育行為。也就是說,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常常放棄了師生互動中的主導地位而受著幼兒的很大影響和控制。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