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8 22:38:12
暑假來臨前的最后一個“家長開放日”,德國慕尼黑地區(qū)8所規(guī)模最大的幼兒園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書:讓孩子當一天媽媽的“生活輔導員”。
小輔導員至少要為媽媽做四件事:第一,當一次“形象設計師”,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打扮媽媽;第二,做“有趣”的飯菜給媽媽吃;第三,對媽媽的健身計劃提供建議,甚至當一回“教練”;第四,安排媽媽的一次常規(guī)約會。
活動中發(fā)生了諸多趣事。不少4~5歲的小朋友把媽媽打扮得活潑花哨,像一只“復活節(jié)火雞”。4歲的漢斯給媽媽挑選的衣服是寬大的花朵圖案襯衣、鴨蛋青的長褲和金色露趾高跟鞋!媽媽哭笑不得,因為身為銀行高級職員的她從來只穿工整嚴肅的套裝。
“這讓我意識到孩子的審美與成年人的審美有多大的差異。平時,我總是讓漢斯打扮得像寄宿學校里的小紳士,他多次要求穿印有椰樹圉案的短褲,我都不許。這下,我嘗到被強迫的滋味了。”
通過活動,大多數(shù)媽媽與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明白了“基于愛的馴服”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妥協(xié)底線。
當媽媽們吃到孩子們煮的甜土豆泥和西洋芹,吃到冰激凌拌蛋卷那種古怪食物;而且發(fā)現(xiàn)孩子安排的健身計劃竟是讓150磅重的媽媽在秋千上蕩得飛起來,媽媽們都開始反思自己平素對孩子的過度干預。
6歲女孩伊蓮娜的媽媽說:在此之前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干預女兒,包括穿什么衣服得體,吃什么食物有益健康,什么樣的鍛煉是高雅的,交什么樣的朋友才能顯出品味……
我以愛的名義、“為你好”的借口讓女兒馴服,從不去想孩子心里的抵觸和委屈。這個活動讓我意識到,孩子的世界有另一套價值標準,它可能不全對,卻不應該被忽視。
孩子們的收獲也不小。不少孩子發(fā)現(xiàn),媽媽變得賴皮了,說服她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可不那么容易。雙方的討價還價,讓孩子體味到“說服者”必有的疲憊。
5歲的泰迪為了說服媽媽開車去看外公(因為彼此不能原諒,外公和媽媽已有三年互無往來),其說服工作從下午2點持續(xù)到4點。
最后,失望的泰迪眼含熱淚要從廚房離開,媽媽忽然想通了,她俯下身擁抱了兒子,說:“去把你送給外公的自畫像拿來,我們馬上出發(fā)。”
當一天媽媽的“生活輔導員”活動結(jié)束后,大部分孩子的感嘆是:每個人都不愿被輔導,做一個“輔導員”很累。媽媽大部分時間要做我的“輔導員”,肯定也很辛苦。
而媽媽們的感嘆是:當一個孩子也不是件輕松的事,因為他們總是在過度干預的縫隙里找尋自由的感覺。
還有,孩子的心地比我們更單純和豁達,他們更容易原諒傷害過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因為約五分之一的孩子,替媽媽安排的約會是:與傷害和誤會過你的人,重修舊好。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