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11-25 10:12:03
來自西方的無痛分娩對我們“生孩子哪有不痛”的傳統(tǒng)觀念無疑是很大的沖擊,早在18世紀就已經在英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嘗試的無痛分娩技術逐漸成熟,西方國家的無痛分娩已經相當普及,實際上目前我國讓產婦享受無痛分娩已不成問題。
我的分娩方式,首選無痛分娩
我的第一個孩子是三年前在新加坡出生的。那次生產幾乎沒有什么感覺,外國人都怕疼,醫(yī)生用的麻醉量很大。我沒有一點兒母親那輩人常常掛在嘴邊的死去活來的經歷。我一直很怕疼,我想每個女人都一樣,只是以前的女人沒有辦法免除這種痛苦。所以這次在國內生第二個孩子,無痛分娩仍是我的首選。問了很多醫(yī)院都做不了,我打定主意,如果不行,就去新加坡生。
一開始我也有些動搖,因為前一次沒有經受任何疼痛,就想嘗試一下自然分娩,但一浪接一浪的痛楚襲來時,我感覺不堪忍受。有的男人沒有人任何醫(yī)學常識,無端懷疑無痛分娩對孩子有影響,說什么“別人都可以吃得了的苦,你為什么不行?”我覺得這種說法最可惡,男人有什權利說三道四?我媽媽后來見我十分痛苦,立刻同意了無痛分娩。
當我提出要求后,醫(yī)生馬上打電話請醫(yī)院的麻醉教授過來。醫(yī)生在我的腰部脊椎打了一針,插入一個管子。針很長,很粗,我不敢看。麻藥進去后,也就是五分鐘,馬上就不痛了。隔了一會兒藥勁過去了,再打一點兒,就這樣不斷往里推麻藥。無痛分娩要等子宮口開到四指才開始注射麻醉藥,太早了怕開口受影響,太晚了怕來不及,開到四指的陣痛還是要忍受的,當然比起真正的生產過程是好很多。
如果說無痛分娩有什么缺點的話,就是減慢產程,麻醉會影響宮縮。打了麻藥以后我就躺在床吃東西、聊天、看電視。產床旁邊有一個監(jiān)視器,就像心臟監(jiān)視器,屏幕上有一些波浪起伏的圖形,顯示宮縮的節(jié)奏。隔一會兒醫(yī)生來聽一下胎音。
到下午兩點鐘我感覺更疼了,宮縮更厲害。這位麻醉師很有經驗,但她的觀點和我在美國時的醫(yī)生不太一樣,她認為在分娩時產婦應該經受一點兒疼痛,感覺到孩子“push”出來。相比較,她用的麻醉藥量少,所以我還是有些疼痛,但比不做無痛分娩要好許多。這次我真的能感覺到,孩子的頭出來啦,肩膀出來啦,生育的感受更真切了。兩次分娩丈夫都在我身邊,盡管第二次他仍不敢看,但他一直握著我的手,我不是孤軍奮戰(zhàn)。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帶給準媽媽的大概都是既有迎接新生命的興奮,也有對疼痛的恐懼。尤其在第二產程中,子宮收縮的強度和頻度不斷增加,產婦的疼痛感也越來越強……這些感覺是通過神經傳送到脊髓,進一步被傳遞到大腦的反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