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8-05-22 14:40:28
在我們之前從事的學校重組這個研究項目中,當時有一個顧問帶著工商界人士來到學校,并問我們最應該教給學生的技能是什么。占壓倒性優(yōu)勢的答案是我們應當教給學生社會和協(xié)作技能。一家石油公司的領導表示,當有雇員前來應聘的時候,公司會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并提出問題讓他們來解決。他們有兩個選擇:相互合作解決問題,或在小房間里單獨解決問題。而這些雇員不知道的是,如果他們選擇獨自解決問題,他們將無法進入第二輪面試。美國督學與課程發(fā)展協(xié)會在其1999年的年鑒中指出:“學習的過程已經從簡單的自我組織發(fā)展成為以對話、實踐、有意義參與和以現(xiàn)實經歷與應用為基礎的解決問題的活動,而這類活動則具有協(xié)作性、互動性和社會性的特點。”
合作式學習一直以來都被視為當今學生的最佳實踐活動。如今的學生都是伴隨著科技進步成長起來的,而不斷發(fā)展的科技使他們能夠全天候保持聯(lián)系。真正的合作式學習是一個涉及特定行為的過程,例如同質分組與協(xié)商探討。我們在研究合作式學習的效應量時應當注意到,為了獲得相同的效應量,我們必須使用合作式學習的所有元素,包括:
●反思。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反思他們在合作組內的工作。
●個人成就。學生共同探討學習,但是以個人而非小組的形式接受評估。
●合作。思考小組合作的各項事宜,共同分享著組內有意義的工作。
●高階思維。合作式學習不是一項繁重的工作,而是一種高水平的思維和分享過程。
●情感領域。鼓勵學生建立情感聯(lián)系。
●社會技能。在教授認知技能的同時傳授社會技能,希望學生在組內展示社會技能。
僅對人們進行分組是遠遠不夠的。馬扎諾( Marzano,2007)提供了部分研究人員使用合作式學習得出的研究結果。在研究 122個效應量的合作式學習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使用這一工具的平均效應量是 0.73,或27個百分點。當學生有機會相互探討學習內容時,他們不僅是在以一種有利于大腦發(fā)展的方式學習,同時也在通過聽取他人的觀點、觀察他人的肢體語言和語調反應來增進自身的知識,開發(fā)記憶的圖式并建立聯(lián)系。馬扎諾的研究表明,各組的規(guī)模同樣十分重要。 4個人的小組效應量有所增長,但是當每組人數(shù)達到 5個或5個以上時,效應量將會出現(xiàn)負增長。
以下四種基本溝通類型能夠提高合作式學習在課堂上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